
十二時辰的奧秘
子時(夜半,23:00-01:00)
- 夜深人靜時分,今明相交之際。
- 人體需安睡,休養生息,蓄積能量。
醜時(雞鳴,01:00-03:00)
- 天色晦暗,夜幕欲散,公雞啼鳴報曉。
- 肝經運行時分,宜熟睡養肝,促進代謝。
寅時(平旦,03:00-05:00)


- 黑暗消逝,曙光乍現,萬物始動。
- 肺經通暢時段,睡眠充足,面色紅潤。
卯時(日出,05:00-07:00)
- 太陽初露,陽光普照,新的一天開始。
- 大腸經活躍時刻,起牀飲水排便。
辰時(食時,07:00-09:00)
- 早餐進食時分,補充能量,喚醒身體。
- 胃經調理時段,宜及時進食,養護脾胃。
巳時(隅中,09:00-11:00)
- 日光正盛,陰陽調和,接近中午時分。
- 脾經經氣運行,適時補充水分,益氣養神。
午時(日中,11:00-13:00)
- 陽氣鼎盛,萬物繁榮,太陽高懸正午。
- 心經通暢時刻,宜午休片刻,養護心神。
未時(日昳,13:00-15:00)
- 太陽西斜,陽氣漸收,午後時光。
- 小腸經運化時機,宜適當進食,促進消化。
申時(晡時,15:00-17:00)
- 黃昏將近,夕陽斜照,傍晚時分。
- 膀胱經氣運行,宜適量運動,促進排毒。
酉時(日入,17:00-19:00)
- 太陽落山,夜幕降臨,黃昏時段。
- 腎經調養時機,宜休息放鬆,修復身體。
戌時(黃昏,19:00-21:00)
- 天色漸暗,月色朦朧,傍晚時分。
- 心包經活躍時段,宜晚膳清淡,散步養生。
亥時(人定,21:00-23:00)
- 夜色深沉,萬籟俱寂,夜深時分。
- 三焦經調理時機,宜早睡養身,滋養身體。
12時辰對照表:古代時間計量系統的指南
傳統的中國時間計量系統採用12時辰制,是一種以自然現象為基礎的計時方式。為了方便現代人理解,本文將提供一份12時辰對照表,詳細説明每個時辰與現代時間的對應關係。
時辰 | 起止時間 |
---|---|
子時 | 23:00-01:00 |
醜時 | 01:00-03:00 |
寅時 | 03:00-05:00 |
卯時 | 05:00-07:00 |
辰時 | 07:00-09:00 |
巳時 | 09:00-11:00 |
午時 | 11:00-13:00 |
未時 | 13:00-15:00 |
申時 | 15:00-17:00 |
酉時 | 17:00-19:00 |
戌時 | 19:00-21:00 |
亥時 | 21:00-23:00 |
除了對照表之外,以下是每個時辰的詳細介紹:
子時(夜半,鼠):晚上11點至凌晨1點。此時萬物沉睡,老鼠出沒覓食。
醜時(雞鳴,牛):凌晨1點至3點。公雞開始鳴叫,牛隻開始反芻。
寅時(平旦,虎):凌晨3點至5點。夜色逐漸淡去,老虎出沒狩獵。
卯時(日出,兔):凌晨5點至7點。太陽升起,兔子蹦蹦跳跳。
辰時(朝食,龍):早上7點至9點。人們開始吃早餐,傳説龍在此時昇天。
巳時(隅中,蛇):早上9點至11點。太陽升至正中,蛇類出沒。
午時(日中,馬):中午11點至13點。太陽直射正午,馬匹在此時歇息。
未時(日昳,羊):下午1點至3點。太陽開始西斜,羊羣歸牧。
申時(晡,猴):下午3點至5點。太陽繼續西沉,猴子開始啼叫。
酉時(日落,雞):下午5點至7點。太陽落山,雞隻歸巢。
戌時(黃昏,狗):下午7點至9點。天色昏暗,狗開始守衞。
亥時(人定,豬):晚上9點至11點。人們熄燈就寢,豬隻拱槽入眠。
12時辰制與現代社會
延伸閲讀…
時辰,十二時辰對照表對應時間,12時辰時間表
時辰對照表,十二時辰查詢
雖然12時辰制已不再廣泛使用,但它對現代社會仍有影響。例如,某些習俗和禁忌與特定的時辰相關,而中醫也將時辰與人體健康聯繫起來。瞭解12時辰對照表可以幫助我們更深入地瞭解中國傳統文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