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錄

鮮魚行學校:逆境下的重生
鮮魚行學校,一所位於香港九龍大角咀的小學,承載著一段坎坷而鼓舞人心的歷史。2004年,因新生不足,該校面臨被「殺校」的危機。師生同心協力,爭取保校,最終成功扭轉命運。
歷史淵源
鮮魚行學校由香港九龍鮮魚行總會於1969年創辦,其校舍由政府撥地興建。創校之初,即獲準為津貼學校,並採取上下午校上課模式。


保校抗爭
2004年,鮮魚行學校新生人數鋭減,教統局根據「殺校」政策下令停辦小一課程。這則消息震驚了學生和家長,他們組織起來,發起了一場保校運動。他們走上街頭遊行、到街市籌款,最終獲得了社會廣泛的關注和支持。
特別視學
在各界壓力下,教統局安排了一次「特別視學」。視學報告建議保留該校,教統局收回「殺校」決定。當時,鮮魚行學校已擬籌款開辦私立小學一年級課程。
重獲生機
2004年10月,《大公報》報道,鮮魚行學校終於收錄足夠的小一新生,教統局重新資助該校的小一課程。學校得以倖免於「殺校」的厄運,繼續為社區提供優質的教育。
捐款支持
2005年,該校獲得培正中學校友、商人顧明鈞捐款100萬港元,成為該校歷年來獲得的最大筆捐款。這筆資金支持了該校全面推行英語科小班教學,進一步提升教學質素。
再次危機
然而,2007年,鮮魚行學校再次接獲教統局下學年停辦小一的通知。學校決定放棄其他救校方案,靜待三年後的榮譽結束。
學校現況
鮮魚行學校創立於1969年,沒有宗教背景,校長是施志勁先生,校監是黃天雄先生。該校校訓是「樸誠勇毅」。目前,該校全校共有11班,成為一所全資助的小學。
學校特色
該校的學校發展計劃包括:
- 初小學習質素保證策略
- 全方位混合電子學習計劃
- 自主學習無疆界,新時代學習潛能培訓計劃
- 培養學生正向的價值觀
- 學生自主學習計劃
- 科學科技教育試驗計劃
師資方面,該校全校教師總人數為35人,其中擁有教育文憑的比例為100%,擁有學士資格的比例為96%,擁有碩士或博士學歷的比例為38%,具有特殊教育培訓資格的比例為52%。
教學方面,該校的教學語言是「中文(包括:普通話)及英文」。學校教學策略包括:
- 設晨讀、校本德育、生命、國民教育課
- 由外籍教師與英文教師進行協作教學,以Rotation形式加強訓練學生英文科聽、説、讀、寫的能力
- 透過不同的科本學習經歷,培養學生學會建構知識,發展共通能力,達至全面的發展
班級結構
2023/24學年,該校的班級結構如下:
年級 | 班級數量 |
---|---|
小一 | 1 |
小二 | 2 |
小三 | 2 |
小四 | 2 |
小五 | 2 |
小六 | 2 |
總計 | 11 |
鮮魚行 學校:創新教學好鮮活!
鮮魚行 學校位於台北市大同區,是一所推廣懷石料理教育的專門學校。創辦人阿基師具有豐富的料理經驗和教學熱忱,致力於培養日式料理後進,讓傳統技藝得以傳承。
教學特色:
鮮魚行 學校教學獨樹一幟,強調以下特色:
1. 食材重視:
學校與鄰近的台北魚市場合作,每日採購新鮮海產,確保學生使用頂級食材進行料理。
2. 實作訓練:
課程著重於實作,學生有充足的時間操作料理,包括切魚、擺盤和製作醬料等。
3. 名師指導:
授課老師皆為經驗豐富的日式料理師傅,提供學生專業指導和技術傳授。
課程規劃:
鮮魚行 學校提供多元課程,滿足不同需求。
課程名稱 | 時數 | 費用 |
---|---|---|
日式料理基礎班 | 240小時 | NT$120,000 |
日式料理進階班 | 240小時 | NT$150,000 |
壽司專精班 | 120小時 | NT$80,000 |
懷石料理研修班 | 240小時 | NT$200,000 |
學生特色:
鮮魚行 學校的學生來自多元背景,包括:
- 欲轉職日式料理的社會人士
- 餐飲系畢業生或在校生
- 家庭主婦或熱愛料理的愛好者
師資傳承:
阿基師身為創辦人兼校長,不僅親自授課,更聘請多位資深料理師傅擔任講師。藉由師傅傳承,確保日式料理技藝代代相傳。
延伸閲讀…
鮮魚行學校Fresh Fish Traders’ School
鮮魚行學校- School(ffts)
就業輔導:
學校提供就業輔導服務,協助學生畢業後順利進入日式餐飲業。合作對象包含知名高級日本料理餐廳和飯店。
結論:
鮮魚行 學校憑藉獨特的教學特色和專業師資,為熱愛料理的人提供了一個絕佳的學習環境。學生透過豐富的實作訓練和名師指導,培養扎實的日式料理技術,為未來職涯發展奠定堅實基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