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太極圖的演變和奧秘
太極圖的起源和意義
太極圖最初出自《易經·繫辭傳》,代表著萬物起源的狀態。其中,陰陽兩儀代表著宇宙中對立統一的兩股力量,象徵著萬物生成和變化的規律。
太極圖的演變


隨著時間推移,太極圖經歷了多次演變。宋代理學家朱熹修改了周敦頤的《太極圖説》,將「自無極而太極」改為「無極而太極」,否定了太極圖與道教的淵源。明代以前,太極圖被稱為「天地自然河圖」,源自上古的神秘河圖。
河圖的演變
河圖中的數字和卦象排列方式展現了順時針運動的趨勢,與地球仰視銀河系時看到的星系分佈相似。這種旋轉方向與太極圖的演變息息相關。
先天八卦與太極圖
先天八卦的位置分佈和河圖的規律一致,都呈現順時針旋轉的特徵。將先天卦象連接起來,並在離和坎的位置添加「魚眼」,就形成了美觀的太極陰陽魚圖。
陰陽魚的形狀與位置
太極陰陽魚圖中的陰魚居右,陽魚居左。兩者的形狀較為尖鋭,而非常見的圓潤大頭魚。這是因為在圓週上定位的點數有限,導致線條不夠流暢所致。
太極圖與日月運行
太極陰陽魚圖的魚尾角度與太陽運行的黃赤夾角一致,反映了太陽與地球運行的軌跡。一天中,隨著太陽的起落,地面温度發生變化,形成陰陽二氣的漲落週期。
陰陽統一
太極圖以一個圓形表達陰陽二氣的同處於一個系統中,象徵著陰陽的統一和循環不息。
陰陽魚正確太極圖
太極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極具象徵意義的符號,代表著宇宙萬物的陰陽平衡。而陰陽魚則是太極圖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,它象徵著對立統一的陰陽二氣。正確的陰陽魚太極圖應符合以下特點:
一、形狀
部位 | 形狀 |
---|---|
陰魚 | 黑色半圓,朝左上方旋轉 |
陽魚 | 白色半圓,朝右下方旋轉 |
二、位置
部位 | 位置 |
---|---|
陰魚 | 上方 |
陽魚 | 下方 |
三、眼睛
部位 | 眼睛 |
---|---|
陰魚 | 白色眼睛,朝左上方看 |
陽魚 | 黑色眼睛,朝右下方看 |
四、相互纏繞
陰陽魚頭部相銜,尾部相連,形成一個整體,象徵著陰陽二氣相互依存,轉化不息。
五、平衡點
太極圖中有一個點將陰陽魚分隔開來,稱為平衡點或陰陽點。這個點位於太極圖的中心,象徵著陰陽二氣的平衡和諧。
六、顏色
顏色 | 象徵 |
---|---|
黑色 | 陰 |
白色 | 陽 |
七、動態
太極圖並非靜態圖片,而是象徵著陰陽二氣不斷運動、轉化的過程。陰陽魚旋轉不息,代表著萬物變化、周而復始的規律。
陰陽魚正確太極圖傳遞了以下深刻的哲學思想:
- 陰陽對立統一:太極圖體現了宇宙萬物對立統一的規律。陰陽二氣看似對立,卻相互依存,缺一不可。
- 動態平衡:陰陽二氣不斷運動變化,相互轉化,保持著動態的平衡。
- 和諧共存:陰陽魚首尾相銜,象徵著陰陽二氣和諧共存,共同構成世界的整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