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[嚴刻:晉 袁宏 《後漢紀·靈帝紀上》:“若夫 卓茂 、 文翁 之徒皆去嚴刻,務崇温和。”《南史·章昭達傳》:“ 昭達 性嚴刻,每奉命出征,必晝夜倍道。” 元 劉祁 《歸潛志》卷十一:“ 白撒 本無守禦才,但以嚴刻立威譽。”]
森嚴的約束:嚴苛的規範與嚴厲的懲罰
自古以來,嚴苛的規範與嚴厲的懲罰往往並存。在東漢時期,卓茂與文翁等賢才摒棄了嚴苛,推崇温和。然而,南朝將領章昭達卻以嚴酷著稱,在軍事徵戰中不分晝夜地疾馳。元代白撒雖不擅長防衞,卻以嚴厲的態度樹立威望。
隨著時代的變遷,嚴酷的定義也在不斷演變。在古代,嚴厲往往指對犯錯者施加嚴重的懲罰。然而,到了近代,嚴酷更傾向於指殘忍和殘暴的行為。在唐朝詩人元稹筆下,鶯鶯的端莊與羞澀形成鮮明對比。宋代蘇軾則讚譽了端莊與流麗的結合。
在漢語中,嚴峻一詞既有嚴厲、嚴肅的含義,也有嚴重、嚴苛的用法。例如,嚴峻的考驗、嚴苛的規定。而莊敬則強調莊嚴恭敬的態度。
不同時期和語境中,嚴格的規範與懲罰的具體內容可能有所差異。然而,它們共同體現了社會對行為準則的堅定堅持。在某種程度上,嚴格的規範和懲罰是維護社會秩序和道德標準的必要手段。然而,嚴苛的懲罰應當適度且合理,否則將會造成不公和冤屈。
相關詞彙表:
詞彙 | 解釋 |
---|---|
嚴刻 | 嚴肅而嚴厲 |
端莊 | 莊重正派 |
嚴峻 | 嚴厲、嚴重 |
莊敬 | 莊嚴恭敬 |
嚴厲 | 態度或行為嚴肅而果斷 |
嚴苛 | 嚴厲而刻薄 |
威嚴 | 氣勢莊嚴、令人敬畏 |
嚴密 | 緊密不疏漏 |
苛刻 | 過分嚴厲、挑剔 |
嚴格的同義詞探索:深入理解規範與精確的語言表述
嚴格一詞定義明確、約束力強,用於強調行為、規則或標準不容許偏離或寬鬆。在中文語境中,與「嚴格」意思相近的詞語豐富多樣,各有其ニュアンス和用法,深入探討這些同義詞有助於精準傳達規範與要求。
嚴格同義詞彙整
以下表格彙整了數個常見的「嚴格」同義詞,並簡要説明其意義與用法:
同義詞 | 意義 | 用法 |
---|---|---|
嚴格 | 指約束力強,不允許偏離或寬鬆 | 強調標準嚴苛、不容妥協 |
嚴厲 | 指態度或行為嚴肅、不留情面 | 強調以強制手段貫徹規範 |
嚴謹 | 指思維、作風或做事方法縝密周到 | 強調遵循程式、避免疏失 |
嚴苛 | 指標準過於嚴格、不容許任何例外 | 強調規範難以達標,造成壓力 |
嚴密 | 指措施或規定周密細緻,不留任何漏洞 | 強調全面性的規範和控制 |
規範 | 指約束行為或運作的標準或規定 | 強調制定的規範具有強制力 |
準則 | 指約束或評量行為的標準 | 強調對照準則進行評判 |
原則 | 指行為或決策的指導方針 | 強調根本性的規範,不容妥協 |
用法比較
嚴格與嚴厲雖然都表示約束力強,但「嚴厲」更強調強制手段與態度,例如「嚴厲的懲罰」、「嚴厲的批評」。
嚴格與嚴謹均表示精密周到,但「嚴謹」更注重思維邏輯與做事方法,例如「嚴謹的研究」、「嚴謹的報告」。
嚴格與嚴苛都代表標準要求高,但「嚴苛」表示要求過於嚴格,造成負擔或壓力,例如「嚴苛的訓練」、「嚴苛的體罰」。
嚴格與嚴密都表示措施或規定周全,但「嚴密」更強調不留漏洞或死角,例如「嚴密的安保措施」、「嚴密的組織架構」。
應用情境
「嚴格」一詞廣泛應用於各種領域和情境,旨在傳達規範明確、不容偏離的訊息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