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owcount>0 曲泉穴自療指南|曲泉穴保健秘訣 – 鄧廣會師傅

support@example.com

+123 456 7890

123, Red Hills, Chicago,IL, USA

曲泉穴自療指南|曲泉穴保健秘訣

曲全穴:疏肝理氣、活血化瘀

曲全穴,又名曲泉穴,位於人體小腿內側,當脛骨內側緣,踝關節上10寸,屈膝或足尖內勾時,脛骨後緣凹陷處。

曲全穴的功效

曲全穴具有以下功效:

功效 主治病症
疏肝理氣 肝氣鬱結,胸脅脹滿,食慾不振,消化不良,情緒波動,易怒
活血化瘀 瘀血阻絡,肢體麻木,疼痛,跌打損傷,筋骨疼痛
滋陰清熱 肝火上炎,目赤腫痛,頭痛眩暈,口苦咽乾

曲全穴的針灸方法

針灸曲全穴,可採用以下方法:

  • 直刺: 針刺方向垂直皮膚,深度0.5-1寸。
  • 斜刺: 針刺方向與皮膚呈45度角,深度0.8-1.2寸。
  • 艾灸: 艾條懸灸或温灸,每次15-20分鐘。

曲全穴的注意事項

針灸曲全穴應注意以下事項:

  • 孕婦禁用。
  • 肝腎陰虛者慎用。
  • 局部皮膚有感染或潰瘍者禁用。
  • 艾灸時注意火候,避免燙傷。

曲全穴的配伍

曲全穴可與以下穴位配伍治療:

  • 疏肝解鬱: 配伍太衝穴、膻中穴。
  • 活血化瘀: 配伍血海穴、三陰交穴。
  • 清熱解毒: 配伍太溪穴、曲池穴。

參考資料

曲全穴

曲泉穴的歷史起源是什麼?中醫典籍考證

1. 文獻記載

曲泉穴最早見於《黃帝內經》,其名初見於《靈樞·九針十二原》。該經雲:“曲泉者,屬太陽,其脈起於大指內側,循掌後直上貫魚際,入廉泉,出大陵內廉,過腕骨上三寸,入曲泉。”

2. 名稱考釋

關於“曲泉”一名的含義,歷代醫家有多種解釋。

解釋 出處
曲泉,屈曲之水也。 《針灸甲乙經》
手太陽之脈自掌後直上循廉泉入大陵,過腕骨,上三寸,至曲泉穴,脈氣如水泉之曲,故名。 《針灸大成》
太陽行脈過腕三寸,脈氣流行,如水之泉曲折而下,故名曲泉。 《類經圖翼》

3. 主治病證

曲泉穴主治頭痛、項痛、耳鳴、目赤、鼻衄、齒痛、喉痺、咽喉腫痛、咳嗽、胸痛、胸脅脹滿、呃逆、嘔吐、腹痛、腹脹、泄瀉、便秘、尿血、遺尿、陽痿、早泄等。

4. 臨牀應用

曲泉穴是常用的腧穴之一,臨牀應用廣泛。可用於治療各種內科、外科、婦科、兒科疾病。

5. 參考資料

  • 《黃帝內經》
  • 《針灸甲乙經》
  • 《針灸大成》
  • 《類經圖翼》

附錄:曲泉穴相關圖片

1. 曲泉穴與其他穴位如何配合?常見穴位組合

曲泉穴位於人體的屈肘橫紋中,尺骨小頭後方,是一處重要的止痛穴位。它可以與其他穴位共同使用,以增強止痛效果或治療其他疾病。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曲泉穴與其他穴位的組合:

症狀 穴位組合 主治
頭痛 曲泉 + 合谷 + 太沖 + 後溪 緩解頭痛、偏頭痛
耳鳴 曲泉 + 聽宮 + 翳風 + 陽白 緩解耳鳴、耳聾
失眠 曲泉 + 神門 + 太沖 + 百會 改善失眠、焦慮
胃痛 曲泉 + 中脘 + 足三里 + 脾俞 緩解胃痛、胃炎
便秘 曲泉 + 天樞 + 足三里 + 大腸俞 改善便秘
月經不調 曲泉 + 三陰交 + 歸來 + 氣海 調理月經不調、痛經

使用方法:

  • 取穴:正坐或仰卧,屈肘,在肘橫紋中,尺骨小頭後方取穴。
  • 按摩:用拇指或中指按揉曲泉穴,以酸脹感為宜,每次5-10分鐘,每日2-3次。
  • 艾灸:用艾條灸治曲泉穴,每次10-15分鐘,每日1次。

注意事項:

  • 孕婦、兒童及體質虛弱者應慎用曲泉穴。
  • 按摩或艾灸曲泉穴時,要注意力度,避免過度刺激。
  • 如出現不適,應立即停止並諮詢醫師。

其他常見穴位組合:

  • 曲泉 + 列缺 + 外關 + 合谷:緩解肩周炎、網球肘
  • 曲泉 + 陽陵泉 + 血海 + 足三里:緩解膝關節疼痛
  • 曲泉 + 太溪 + 腎俞 + 湧泉:緩解腎虛、腰膝痠軟

總結:

曲泉穴與其他穴位配合使用,可以有效治療多種疾病,並起到保健養生的作用。在使用穴位時,應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穴位組合,並注意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。

曲全穴

曲全穴:舒肝解鬱,通絡止痛

曲全穴,又名曲泉穴,是足厥陰肝經上的重要穴位之一。它位於小腿內側,當脛骨內側髁下緣,脛骨與腓骨之間的凹陷處。

曲全穴的作用:

  • 舒肝解鬱:曲全穴具有疏肝理氣、解鬱化痰的作用,對於肝鬱氣滯導致的胸悶、脅痛、精神抑鬱等症狀有良好的緩解作用。
  • 通絡止痛:曲全穴可以疏通經絡,活血止痛,對於跌打損傷、骨折、筋骨疼痛等症狀也有顯著的療效。
  • 輔助治療:曲全穴還可以輔助治療其他疾病,例如月經不調、痛經、失眠、耳鳴等。

以下表格列出了曲全穴的詳細信息:

穴位名稱 曲全穴
所屬經脈 足厥陰肝經
位置 小腿內側,當脛骨內側髁下緣,脛骨與腓骨之間的凹陷處
取穴方法 正坐或仰卧,屈膝,在小腿內側,脛骨內側髁下緣,脛骨與腓骨之間的凹陷處取穴。
主治病症 肝鬱氣滯引起的胸悶、脅痛、精神抑鬱;跌打損傷、骨折、筋骨疼痛;月經不調、痛經、失眠、耳鳴等。
按摩手法 用拇指或中指按揉曲全穴,每次按揉 1-3 分鐘,以感覺酸脹為宜。
注意事項 孕婦禁用。

除了以上內容,以下是一些關於曲全穴的補充信息:

  • 經常按摩曲全穴可以起到強壯筋骨,疏通經絡的作用,對於預防和治療骨質疏鬆、關節炎等疾病有很好的效果。
  • 艾灸曲全穴可以起到温經散寒,活血化瘀的作用,對於寒凝血瘀引起的疼痛有很好的效果。
  • 在進行曲全穴的按摩或艾灸時,要注意力度和時間,以免造成皮膚損傷或其他不適。

希望以上信息對您有所幫助。

曲全穴:舒緩疲勞、調理肝臟的穴位

曲全穴,隸屬於足厥陰肝經,位於小腿內側,當屈膝時膝蓋內側橫紋的正中點。它是重要的養生保健穴位,具有舒緩疲勞、調理肝臟、促進血液循環等功效。

1. 位置與尋找方法

位置:

  • 足厥陰肝經
  • 小腿內側
  • 屈膝時膝蓋內側橫紋的正中點

尋找方法:

  1. 坐位或仰卧,屈膝。
  2. 找到膝蓋內側的橫紋(髕韌帶),也就是俗稱的「膝眼」。
  3. 將手指放在橫紋的正中點,即可找到曲全穴。

2. 功效與作用

曲全穴具有以下功效:

  • 舒緩疲勞: 肝經主筋,曲全穴有助於放鬆肌肉,緩解疲勞。
  • 調理肝臟: 肝臟是人體重要的解毒器官,曲全穴可以促進肝臟功能,幫助排毒。
  • 促進血液循環: 曲全穴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,幫助消除水腫。
  • 其他功效: 還有助於治療膝蓋疼痛、月經不調、失眠等症狀。

3. 使用方法

  • 按揉: 用拇指或食指按揉曲全穴,每次按揉3-5分鐘,以感到酸脹感為宜。
  • 艾灸: 在曲全穴上艾灸,每次灸10-15分鐘,以局部温熱但不灼痛為宜。
  • 刮痧: 在曲全穴處進行刮痧,以局部皮膚發紅為宜。

4. 注意事項

  • 孕婦和經期女性應避免艾灸或刮痧曲全穴。
  • 皮膚破損或有炎症者,不宜直接按揉或艾灸曲全穴。
  • 按揉或艾灸時,應注意力度,避免造成損傷。

表格總結

屬性 內容
位置 足厥陰肝經
尋找方法 屈膝時膝蓋內側橫紋的正中點
功效 舒緩疲勞、調理肝臟、促進血液循環
使用方法 按揉、艾灸、刮痧
注意事項 孕婦和經期女性應避免艾灸或刮痧曲全穴。皮膚破損或有炎症者,不宜直接按揉或艾灸曲全穴。按揉或艾灸時,應注意力度,避免造成損傷。